在滨州阳信县的城市版图中,圣豪悠乐里商业步行街是无可替代的商业地标 —— 总投资 8.8 亿元、占地 75 亩,承载着近 200 家商户的经营期望与逾 1000 人的就业需求,更以 “复古风情 + 现代消费” 的定位,扛起了当地 “夜间经济示范区” 建设的大旗。当白日的喧嚣渐歇,如何让青砖灰瓦的复古建筑在夜色中苏醒,让商业空间兼具吸引力与烟火气?山东原实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(简称 “山东原实科技”)以专业实力接下这一重任,用光影为这条省级特色商业街注入全新生命力。
承接项目后,山东原实科技并未急于动笔设计,而是组建专项团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全维度调研,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商业空间:白天,团队细致记录骑楼的廊柱间距、飞檐弧度,梳理餐饮、文创、零售等业态的分布特点,捕捉青砖灰瓦的材质肌理;夜晚,他们化身 “光影观察员”,追踪客流动线,标记照明暗区,分析周边光环境的明暗平衡。
调研终期,团队精准锚定核心矛盾:亮化不是简单的 “照明覆盖”,而是要通过光影串联建筑、业态与人文。据此,“烟火气为魂,场景化为骨,智慧化为脉” 的设计理念应运而生,为整个工程奠定了 “以人为本、适配商业” 的基调。
基于深度调研,山东原实科技量身打造 “三级光影体系”,让圣豪悠乐里的夜色实现 “轮廓有韵、业态有光、智慧联动”:
针对步行街标志性的骑楼建筑群,设计团队精选 3000K 暖黄光 LED 线条灯,沿建筑腰线、飞檐与廊柱精准布设。这些灯具显色指数高达 90 以上,不仅清晰勾勒出古典建筑的轮廓曲线,更通过明暗渐变还原砖石与木材的温润质感。为践行 “见光不见灯” 的原则,山东原实科技定制专用支架,将灯具嵌入建筑结构缝隙,线路则隐藏于装饰线槽,既不破坏复古风貌,又彻底规避眩光干扰。
遵循 “一店一景、一域一韵” 的逻辑,山东原实科技为不同业态定制灯光方案:
1. 餐饮区:采用 15° 低角度投射灯聚焦外摆餐桌与橱窗,暖光凸显食物色泽,搭配檐下串灯营造市井烟火气,让食客食欲与体验双提升;
2. 文创零售区:配备可调焦轨道射灯,3500K 中性光精准投射商品细节,手工艺品的纹理、服饰的色彩在灯光下更具吸引力;
3. 中心广场:创新打造 “光影互动空间”,地面投影灯循环播放水波、叶脉等动态图案,树影灯投射斑驳光斑,为年均 30 余场夜市、音乐节提供天然舞台。
全街区引入山东原实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光感控制系统,灯具可根据日落时间自动启闭,深夜 11 点后功率自动降至 30%,较传统方案节能 40%。同时预留节日模式接口,齐鲁小吃文化节等活动期间,一键切换为红黄渐变光影,与 “黄河大集” 的热闹氛围完美呼应,践行 “亮而不费、美而不奢” 的绿色理念。
施工阶段,山东原实科技以 “零干扰、高精度” 的标准,展现了成熟的工程管理能力。考虑到步行街日均万人次的客流密度,团队独创 “夜间进场、日间复原” 作业模式:每晚 12 点后进场施工,凌晨 5 点前完成灯具安装、线路调试与场地清理,确保商户清晨正常营业,全程未对商业运营造成丝毫影响。
技术细节的把控更是严苛至极:高空檐口灯带通过无人机三维建模定位,投射角度误差不超过 0.5°;地面星光地埋灯采用 IP67 防水等级,适配雨季与日常清洁需求;所有灯具均选用抗老化铝合金外壳与耐高温芯片,从容应对北方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挑战。这种精细化施工,正是山东原实科技在东营、烟台等多地项目中积累的成熟经验,早已内化为企业标准作业流程。
如今的圣豪悠乐里,每到傍晚便化身 “流动的光影长卷”:暖金色光线沿骑楼铺展,商户橱窗流光溢彩,中心广场光影灵动。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—— 亮化工程落地后,步行街夜间客流量提升 60%,多家商户延长营业时间 1.5 小时,2025 年齐鲁小吃文化节更创下 8 万人次客流纪录。
“原实科技的灯光,不仅照亮了街区,更点亮了生意。” 步行街运营负责人的评价,精准概括了工程的核心价值。从前期调研到方案设计,从施工落地到智能运维,山东原实科技用专业实力证明:优质的夜景亮化工程,从来都是商业价值与人文氛围的共生载体,而这正是其 “用光影点亮城市,用专业创造价值” 企业使命的生动践行。